39问医生

炎症性腹泻病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炎症性腹泻可能由感染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食物不耐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病因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患者应尽快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和直接损伤会导致肠道黏膜脱落,进而引起腹泻。针对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肠炎,可以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结肠组织。这种炎症导致肠道内壁出现溃疡,影响水分吸收,从而引起腹泻。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奥沙拉秦钠胶囊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来缓解症状。
3.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其特征是肠道黏膜下层的弥漫性炎症,包括淋巴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以及巨球蛋白血症。炎症刺激肠道分泌大量液体,使大便呈稀薄状并增加排便次数。对于活动期克罗恩病,需要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醋酸龙片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4.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指机体对某些食物产生过敏反应,当摄入特定食物时,身体会产生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其他介质,引起平滑肌收缩和黏液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腹泻。如果确诊为食物不耐受所致腹泻,则应避免食用已知引起症状的食物,如乳糖不耐受者应减少奶制品摄入量。
5.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主要是因为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菌群被抑制后,耐药性较强的条件致病菌过度生长,引发消化道不适症状。调整抗生素种类是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手段,例如遵医嘱更换为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行粪便常规加隐血试验、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66
2024-04-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