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药一般是指药物流产。15周吃了药物流产药,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腹部B超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人绒毛膜检查知道是否排出来。
1、临床症状
药物流产一般是指通过服用药物的方式终止妊娠,常用的药物有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等。如果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出现了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等症状,而且伴有妊娠囊排出,可能是药物流产成功的情况。
2、腹部B超检查
如果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妊娠囊没有排出,可以到正规医院进行腹部B超检查,如果宫腔内有残留组织,可以通过清宫手术进行治疗。
3、血常规检查
如果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出现了阴道大量出血的情况,而且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偏低,可能是药物流产不全引起的,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清宫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尿常规检查
由于药物流产后患者身体比较虚弱,可能会导致细菌上行感染,引起尿路感染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的方式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尿路感染,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人绒毛膜检查
人绒毛膜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一般在药物流产后会出现人绒毛膜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人绒毛膜检查的方式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人绒毛膜下降,则可能是药物流产不全引起的,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清宫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