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脱髓鞘病变发展多久有症状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脱髓鞘病变发展通常在数月至数年之间出现症状,包括感觉减退、肌力下降、行走不稳、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1.感觉减退
感觉减退可能由慢性脱髓鞘病变导致神经纤维受损,影响大脑和周围神经之间的信号传导而引起的。这类症状通常涉及四肢、躯干或面部区域,患者可能会感到麻木、刺痛或异常的感觉。
2.肌力下降
慢性脱髓鞘病变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包括肌肉控制,进而导致肌力下降。这种症状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肌肉无力,从下肢开始,向上蔓延至躯干和上肢。
3.行走不稳
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神经传导受阻,当患者出现慢性脱髓鞘病变时,会引起运动协调障碍,从而引发行走不稳的症状。患者在行走时会表现出摇晃、跌倒倾向等特征。
4.尿失禁
慢性脱髓鞘病变若累及到骶髓排尿中枢,则会导致其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尿失禁的现象发生。此症状多为突发性,可能伴有尿急或尿频的情况。
5.性功能障碍
慢性脱髓鞘病变如果侵袭了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就会干扰生殖器官的血管舒缩活动,从而引起性功能障碍。此类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可能包括勃起困难、射精障碍等问题。
针对慢性脱髓鞘病变的症状,建议进行磁共振成像以评估神经组织的结构改变。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免疫调节剂如丙种球蛋白注射液、甲泼尼龙等。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以减少病情进展的风险。定期复查以及适当的康复训练对于监测病情变化和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66
2024-04-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