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硬膜下血肿形成的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硬膜下血肿形成可能由外伤导致的颅内出血、脑血管畸形、抗凝治疗过量、颅内肿瘤、高血压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外伤导致的颅内出血
外伤导致的颅内出血通常由于头部受到直接暴力作用,使颅骨和软组织之间的缓冲减少,导致大脑表面的蛛网膜撕裂,引起血液积聚于硬膜下间隙。对于外伤引起的硬膜下血肿,需要紧急手术清除血肿以减轻压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2.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是指脑内的动静脉之间出现异常沟通的情况,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破裂出血,导致硬膜下血肿的发生。针对脑血管畸形导致的硬膜下血肿,常采用开颅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如去骨瓣减压术、脑内血肿清除术等。
3.抗凝治疗过量
抗凝药物可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活性,若使用剂量过大,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进而诱发硬膜下血肿。调整抗凝药的用量是关键。例如,华法林导致的硬膜下血肿可通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来调整剂量。
4.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压迫邻近结构,可能导致局部血管壁受损,从而增加出血风险,引起硬膜下血肿。治疗颅内肿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可能包括手术切除肿瘤,如开颅手术。
5.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脑小动脉硬化,使其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当血压骤然升高时,易引起小动脉痉挛,致细小动脉破裂而发生脑溢血,继发性地引起硬膜下血肿。对于高血压引起的硬膜下血肿,首先应积极控制血压,常用降压药物有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等。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MRI,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受伤,有助于降低硬膜下血肿的风险。
66
2024-04-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