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等,患儿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1、临床症状
小儿病毒性脑炎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肢体瘫痪等症状。如果出现了上述明显的症状,可以考虑为小儿病毒性脑炎。
2、脑脊液检查
如果出现了脑脊液检查异常的情况,则考虑为小儿病毒性脑炎。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头颅CT检查、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等,能够明确是否出现脑实质损伤的情况,以免病情持续发展。
4、血常规检查
如果患儿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升高,考虑为病毒性脑炎。
5、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等,可以明确病毒的类型,并且可以明确感染的部位,有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如果确诊为小儿病毒性脑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阿昔洛韦颗粒、伐昔洛韦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病毒的效果。同时也需要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如果出现了发高热的情况,并且体温超过了38.5°C,则需要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需要时刻注意患儿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