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低温烫伤

杨猛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低于50℃的高温物体而引起的烫伤。
低温烫伤是由皮肤与较低温度(通常为40-60℃)的热源持续接触导致的。这些较低温度的热源能够使皮肤深层组织受到损伤,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低温烫伤的症状可能包括疼痛、红肿、水泡形成以及皮损后的焦痂。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在数小时后加剧。
临床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观察受损部位是否有红斑、水泡等特征性表现。必要时,还可能建议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低温烫伤的治疗主要包括冷敷、保护伤口以防感染并促进愈合。重症病例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
预防低温烫伤的关键是避免皮肤与高温物体长时间直接接触,尤其是在冬季使用电热毯时要确保其安全可靠。若出现疑似烫伤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接触热源,并用冷水冲洗患处至少15分钟。
66
2024-04-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