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吃饭时就会心慌心悸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吃饭时心慌心悸可能是饮食不当引起的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血糖症、心脏神经官能症、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不当引起的贫血
饮食中缺乏铁、叶酸等营养物质会导致贫血,血液无法有效携带氧气供应身体各器官,从而引起心慌和心悸。通过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可以纠正贫血,如硫酸亚铁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新陈代谢率增高,导致心跳加快,进而出现心慌的症状。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刺激了交感神经系统。抗甲状腺药物是甲亢的主要治疗方法,例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3.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浓度过低,导致大脑缺乏足够的葡萄糖供应,引起心慌、出汗等症状。持续低血糖需要及时补充快速吸收碳水化合物,如果汁或含糖饮料,严重者需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4.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以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易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心理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症状,包括认知重构、放松训练等,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5.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当胃酸逆流至咽喉部时会引起局部黏膜损伤,产生烧心、吞咽困难等症状。患者可通过服用抑酸药来缓解不适症状,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
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以及空腹血糖检测,以监测贫血、甲亢和低血糖的发生状况。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是晚餐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功能。
66
2024-03-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