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浓度不匹配
舒血宁使用时需要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若用生理盐水配置则会导致药物浓度过高,引起局部组织水肿、皮肤瘙痒等不适。可以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能够降低药物浓度,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2.注射部位疼痛
如果舒血宁溶液浓度较高,在输液过程中会对血管壁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局部出现刺痛感和灼热感。对于轻微的疼痛症状可以通过按摩等方式缓解;严重者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止痛药物进行处理。
3.静脉炎
静脉炎通常由长期静脉注射引起的化学刺激所致,而使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舒血宁可能会加重这种刺激,从而诱发或加剧静脉炎的症状。因此,在使用舒血宁时应尽量选择其他适宜的溶媒如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来配制以减少对静脉壁的损伤风险。
4.药物稳定性差
由于舒血宁中含有的多种生物碱成分不稳定,在与生理盐水接触后容易发生分解变性,影响其药效发挥并产生毒性作用。为提高药物稳定性,临床常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舒血宁的溶媒,有利于延长药物保存期限并保证其质量。
5.患者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可能对舒血宁中的某些成分存在过敏反应,使用生理盐水配制可能导致这些致敏原暴露,进而引发皮疹、瘙痒等症状。针对此类情况,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并准备好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注射液,以便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建议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接受舒血宁治疗期间。此外,还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热、头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出现,必要时进行血液学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