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长期吸入乙酸乙酯的危害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长期吸入乙酸乙酯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肝中毒、溶血性贫血、代谢性酸中毒以及肺水肿。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是因为乙酸乙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神经冲动传导障碍。会导致患者出现嗜睡、昏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肝中毒
肝中毒主要是因为乙酸乙酯需要在肝脏进行代谢,长时间或过量摄入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现象,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肝硬化或肝衰竭。
3.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乙酸乙酯损害红细胞结构和功能所致,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会引起贫血、黄疸、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4.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乙酸乙酯分解产生大量乳酸,超过肝脏处理能力而积累。会导致呼吸加深加快,以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碱化血液,减轻酸中毒的症状。
5.肺水肿
肺水肿发生于乙酸乙酯引起的化学刺激作用下,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漏出至肺间质和肺泡内。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症状,需紧急处理以防止病情恶化。
长期接触乙酸乙酯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和肝功能。必要时,建议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以减少吸入风险。
66
2024-03-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