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指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与大动脉炎的区别一般包括发病原因不同、好发人群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导致血管狭窄、闭塞,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肢体缺血、坏死等症状。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
2、好发人群不同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大动脉炎多见于年轻女性。
3、症状不同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胸痛、头晕、四肢麻木等症状。大动脉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食欲减退、肌肉酸痛、体重下降等症状。
4、治疗方式不同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胸痛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以通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等方式治疗。
5、预后不同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但大动脉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出现缺血、梗死,预后较差。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