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性凝血病与稀释性凝血病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好发人群不同、凝血因子缺乏不同等。
1、病因不同
消耗性凝血病是由于血管内凝血因子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稀释性凝血病是由于血管内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2、症状不同
消耗性凝血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瘀斑、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内脏出血的情况。稀释性凝血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呼吸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消耗性凝血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华法林钠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稀释性凝血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利伐沙班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输血治疗。
4、好发人群不同
消耗性凝血病的好发人群一般是儿童、老年人等,稀释性凝血病的好发人群一般是成年人。
5、凝血因子缺乏不同
消耗性凝血病的患者一般是凝血因子缺乏所导致的,而稀释性凝血病的患者一般是由于血液高凝状态所导致的。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