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全身性臭汗症是什么原因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全身性臭汗症可能是由遗传性抗蛋白水解酶Ⅲ缺陷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肾衰竭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性抗蛋白水解酶Ⅲ缺陷症
遗传性抗蛋白水解酶Ⅲ缺陷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体内蛋白水解酶活性降低,影响角化细胞脱落和汗液正常排出,从而引起腋下异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含有杀菌成分的外用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如氯化铝溶液、乌洛托品溶液等。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偏高,会导致汗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高,进而产生氨类物质,出现异常气味。此外,高血糖状态会影响皮肤微循环,进一步加重汗液滞留和细菌繁殖。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血糖管理,减少臭味产生。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制剂进行降糖治疗。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高代谢综合症。此时身体新陈代谢加快,出汗增多,未及时清洁的汗液与皮肤表面的细菌作用后会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代谢产物。针对甲亢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碘-131治疗和手术切除甲状腺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4.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可能导致雄激素合成不足,继而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使睾酮向双氢睾酮转化受阻,导致腋窝毛发减少,不利于汗液的蒸发,从而出现臭汗。补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醋酸可的松片、磷酸钠注射液、氟氢可的松片等。
5.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会引起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升高,这些废物会在体内积累并产生氨类物质,通过汗液排出时产生异味。控制蛋白质摄入是管理慢性肾衰竭的关键措施之一,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优质低蛋白配方奶粉以满足营养需求并减轻肾脏负担。
建议关注个人卫生,定期洗澡换衣,保持患处干燥清洁。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可以考虑进行基因检测、内分泌相关检查以及肾功能评估,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66
2024-02-2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