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败血症是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并释放炎症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而出现的发热现象。发热通常出现在感染源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中,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体温上升。
2.头痛
败血症时,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和外毒素会刺激脑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头痛的症状。头痛一般位于前额、顶部或枕部,有时可呈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疼痛。
3.倦怠
当败血症发生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导致疲劳感。此外,睡眠障碍也可能加剧这种感觉。倦怠感可能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表现为白天活动后特别明显。
4.食欲减退
败血症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影响食欲。食欲减退可能导致体重减轻,长期不改善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
5.瘀点
败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皮肤黏膜微血管脆性增加,在轻微创伤下容易形成小出血点,即瘀点。瘀点通常直径小于3毫米,常见于四肢末端、口腔黏膜等处。
针对败血症的诊断,可以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血培养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医生可能会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家长应注意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确保充足的休息,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以易消化且营养均衡的食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