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儿童肠套叠症状怎么引起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儿童肠套叠的症状可能由感染性肠炎、寄生虫感染、先天性肠道畸形、食物过敏或巨球蛋白血症引起。由于肠套叠可能引起肠梗阻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建议立即就医以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侵入肠道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和腹泻。这可能导致食物无法正常通过肠道,进而诱发肠套叠。感染性肠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以消除病原体感染。
2.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肠道内出现异物刺激,使蠕动异常活跃,从而增加发生肠套叠的风险。针对寄生虫感染所致的肠套叠,常需遵医嘱使用驱虫药进行处理,例如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
3.先天性肠道畸形
先天性肠道畸形是指胎儿时期肠道发育不全或异常造成的结构缺陷,这些畸形阻碍了正常的消化道运行,使得部分肠管进入邻近肠腔内,形成肠套叠。对于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套叠,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如小肠旋转不良矫形术。
4.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可能触发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导致黏膜水肿和炎症,当这种反应发生在肠道时,会引起肠道痉挛和狭窄,增加肠套叠的风险。食物过敏引起的肠套叠需要立即就医并采取紧急措施,医生可能会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抢救。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浆细胞产生单克隆IgM增多,导致高粘滞血症,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缺氧和代谢障碍,此时若患者存在脾肿大,则可能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易被误诊为急腹症而延误病情。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主要是化疗,常用方案为环磷酰胺联合,可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建议密切监测患儿的症状变化,定期复查,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呕吐、腹部膨隆等情况。必要时,应配合医生完善X线钡餐造影、超声波检查以及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便进一步评估病情。
66
2024-04-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