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溶液浓度偏高
若患者自行调大了输液瓶内药物滴速,会导致体内溶液浓度高于正常值。可能导致组织水肿、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心脏骤停。
2.输液速度过快导致循环负荷过重
输液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液体输入过快,使血液循环量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易引起肺水肿、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
3.空气栓塞
当输液管路中的压力差过大或连接不当时,空气可能被吸入并随着血液流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空气栓塞是一种紧急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器官损害甚至死亡。
4.静脉炎
静脉炎通常由长期输液引起的静脉壁损伤和炎症反应所致,其发生与输液过程中反复穿刺、局部卫生不佳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静脉红肿、疼痛、硬结等,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颜色改变、皮温升高等现象。
5.失衡综合征
失衡综合征是由于短时间内快速纠正低钠血症后,身体无法迅速调节渗透压平衡所引发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昏迷、抽搐等情况。
针对上述风险,应确保医护人员定期检查输液瓶内的液体量,以避免因液体缺失而引起的潜在风险。同时,对于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和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