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浆d二聚体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浆D-二聚体升高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深静脉血栓形成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降解产物D-二聚体的标志物,当深静脉血栓形成时,由于血液流动缓慢和血管壁损伤,导致血小板活化和凝血因子被激活,进而促进纤维蛋白的产生。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会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D-二聚体检测是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正常值通常小于0.25mg/L。若超过此范围,则可能表明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
2.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栓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此时机体为清除异物而启动凝血机制,导致D-二聚体合成增加,从而引起其浓度上升。D-二聚体检测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D-二聚体含量较低,若数值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则高度怀疑肺栓塞的存在。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出血综合症,在该病状态下,凝血系统被异常激活,导致纤维蛋白大量沉积并溶解,这使得D-二聚体的产生增多。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监测,正常值一般低于0.3mg/L,若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应考虑是否存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瓣膜内膜炎症,炎症反应可导致内皮细胞受损、暴露胶原纤维,促使凝血因子黏附并启动凝血过程,因此会出现D-二聚体偏高的现象。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准确性,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均高于正常值上限,支持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5.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心肌梗死等,此时由于心脏组织缺血、缺氧,局部组织坏死,坏死的心肌细胞释放出大量的D-二聚体,导致其浓度升高。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评估血管状况,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针对D-二聚体升高的情况,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CT肺动脉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来评估血液循环状态。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利于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66
2024-04-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