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频
慢性无菌性尿道炎由于炎症刺激导致尿路黏膜充血水肿,膀胱敏感度增高,容量减少,进而出现尿频的情况。尿频主要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尤其是夜间更为明显,可能伴有尿量减少。
2.尿急
慢性无菌性尿道炎会引起尿道黏膜损伤和神经反射增强,导致尿意突然产生,从而引发尿急。尿急通常伴随强烈的排尿欲望,有时甚至难以控制,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的现象。
3.尿痛
慢性无菌性尿道炎会导致尿道黏膜受损,使尿液经过时刺激受损的组织,引起疼痛感。尿痛常表现为排尿时的灼热感或刺痛,可能是急性或持续性的。
4.排尿困难
慢性无菌性尿道炎可造成尿道狭窄或梗阻,使得尿液排出受阻,引起排尿困难。患者可能出现排尿时间延长、尿流变细或中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无法排尿。
5.尿道口红肿
慢性无菌性尿道炎患者的局部免疫反应会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引起尿道口周围组织的肿胀和发红。尿道口红肿可能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感,触碰时可能有压痛。
针对慢性无菌性尿道炎的症状,建议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确保充足的休息,以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