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怎么得的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是一种由非淋球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等。这种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感染。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感染途径主要是性传播,当与感染病原体的人发生性行为时,病原体可以通过尿道进入体内,导致尿道炎的发生。个人卫生状况不佳、免疫力低下等情况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道分泌物增多、排尿时疼痛或灼热感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几天到几周内出现。

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情况下,患者需要关注一些警示信号,如症状持续加重、出现发热、腹痛等全身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需要注意的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诊断不能仅依赖症状,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认病原体类型。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预防小贴士:】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性生活卫生。

2. 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3. 定期进行性传播疾病的筛查,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群。

4. 加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66
2025-11-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推荐文章 健康贴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