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雌激素水平下降
雌激素具有维持阴道黏膜完整性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阴道黏膜变薄、上皮细胞更替减慢,易受细菌感染而发生炎症。补充雌激素可以缓解症状,如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片、结合雌激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是指尿液流通受到阻碍,当出现尿路梗阻时,会引起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导致尿液滞留在膀胱内,增加尿道炎的发生风险。对于轻度的尿路梗阻,可以通过多喝水促进排尿来缓解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例如经尿道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植入术。
3.尿道异物
尿道异物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受损,容易诱发尿道炎,使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如果异物较小,可通过大量饮水促进其排出;若异物较大,则需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器械取出。
4.尿道损伤
尿道损伤后可能会引起尿道黏膜破损,导致病原体侵入尿道,引发尿道炎。轻度尿道损伤通常可自行愈合,重度则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缝合修复。
5.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由于存在物理性刺激,因此会导致尿道黏膜损伤,从而引发尿道炎的症状。对于无明显症状且结石小于0.5cm的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对于大于0.5cm的结石,建议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
针对60岁女性反复尿道炎的情况,建议进一步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及敏感性测试以确定致病菌类型,同时应考虑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尿道结石或其他结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