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常规分析
通过观察尿液中的白细胞、上皮细胞等指标是否存在异常,辅助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取样后离心处理,取沉渣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大量白细胞和少量红细胞。
2.尿液培养
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具体致病菌种类,有助于诊断霉菌性尿道炎。留取中段尿液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无菌条件下培养,通常需48-72小时出结果。
3.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
此方法能够快速检测是否存在霉菌孢子,但不能区分是外源性还是内源性。将采集到的阴道分泌物制成薄层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假丝酵母菌的芽管及菌丝。
4.真菌培养
利用特定培养基培养标本以鉴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包括白色念珠菌在内的多种真菌。将疑似受污染样品放置于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数日至数周时间,评估其生长情况并进行鉴定。
5.尿道分泌物培养
如果存在细菌或真菌感染,可通过此检查来确认具体的致病微生物类型。使用无菌拭子采集尿道口周围分泌物样本,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要空腹进行,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建议避免过度紧张,保持心态平和,积极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