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疹
小儿链球菌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会针对病原体产生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这些异常的血管反应可能会形成可见的皮肤病变,即皮疹。皮疹通常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包括面部、躯干和四肢。其形态多样,可能表现为斑点、红斑、水疱等。
2.发热
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障碍,进而引发发热的现象。发热通常伴随有心率加快、出汗增多等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
3.头痛
链球菌感染后,炎症因子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头痛的发生。头痛一般位于额头或两侧太阳穴区域,有时可呈搏动性疼痛,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4.咽痛
咽部受到链球菌感染后,会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发生坏死脱落,因此会出现咽痛的情况。咽痛常发生在咽喉部,患者可能感受到刺痛、灼热感或持续的不适。
5.淋巴结肿大
当链球菌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淋巴结处,会引起淋巴细胞增生和炎症反应,导致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质地较硬,移动性好,常见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区。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咽拭子培养来确认是否存在链球菌感染。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诊断或疑似感染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以防传播,并遵循医嘱完成整个疗程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