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长期瘫痪病人会出现哪些症状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长期瘫痪病人可能会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皮肤压疮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和管理这些症状。
1.运动障碍
长期瘫痪导致脊髓受损,影响大脑和脊髓之间的信息传递,进而出现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麻木、痉挛等,严重时可导致完全瘫痪。
2.感觉障碍
由于长期卧床缺乏活动,血液循环减慢,可能会引发缺血缺氧性脑病,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感觉传导通路,导致感觉障碍。患者可能经历刺痛、麻木、异常感觉等症状,这些感觉异常通常出现在下肢。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长期瘫痪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受损,此时容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见症状包括心率不齐、出汗异常以及尿失禁等。
4.肌肉萎缩
长期瘫痪会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这是由于长时间未使用而引起的肌肉组织减少。肌肉萎缩通常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躯干和上肢。
5.皮肤压疮
长期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易发生组织缺血缺氧,进而诱发皮肤压疮。压疮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如骶骨、足跟等,初期为红色斑点,随后可能出现水疱和溃疡。
针对长期瘫痪患者的症状监测,建议进行肌电图、磁共振成像等相关检查以评估神经损伤程度。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和药物治疗,如利鲁唑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护理人员应确保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个区域,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66
2024-02-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