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多发性骨髓瘤引起肾损害最常见的原因为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多发性骨髓瘤引起肾损害最常见的原因为浆细胞恶性增殖、免疫球蛋白沉积、淀粉样变性、高钙血症以及轻链沉积病。这些因素导致的肾损害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诊疗。
1.浆细胞恶性增殖
浆细胞恶性增殖导致异常免疫球蛋白产生和分泌,这些免疫球蛋白可能会错误地攻击肾脏中的正常细胞。通过化疗来控制浆细胞恶性增殖可以间接改善肾功能,例如使用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2.免疫球蛋白沉积
免疫球蛋白沉积是指免疫球蛋白分子在肾脏中异常积聚,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同时,针对免疫球蛋白沉积的治疗也有助于缓解肾损害,如应用利妥昔单抗靶向B细胞清除。
3.淀粉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是由于蛋白质异常折叠并形成淀粉样纤维的过程,在肾脏中积累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同时,针对淀粉样变性的治疗也需同步跟进,如运用美法仑、等方案。
4.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是由过多钙离子进入血液引起的,过量的钙可能沉积在肾脏中,导致肾小管损伤和肾功能下降。调整饮食结构以减少钙摄入,同时使用磷酸盐制剂可以帮助降低血钙水平,保护肾脏免受进一步伤害。
5.轻链沉积病
轻链沉积病是由于血液中的轻链蛋白异常增多并在肾脏中沉积所致,可导致肾小管间质病变。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需要考虑轻链沉积病的存在,采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等药物可以减轻轻链蛋白对肾脏的影响。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和尿素氮,以及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骨密度测定、血清轻链检测等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以评估病情进展和调整治疗策略。
66
2024-03-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