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偶尔尿失禁怎么回事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偶尔尿失禁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年龄相关性尿失禁、肥胖、糖尿病或多发性硬化症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
由于盆底肌肉和膀胱括约肌功能减弱导致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可通过盆底肌肉锻炼、体重管理和手术治疗如阴道中层注射等方式来改善。
2.年龄相关性尿失禁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器官逐渐衰退,控制排尿的能力也会下降,从而引起尿失禁。可遵医嘱使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等进行治疗。
3.肥胖
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堆积会对骨盆产生压迫作用,进而影响到膀胱的功能,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对于肥胖引起的尿失禁,需要通过饮食调整以及运动疗法来进行干预。建议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有氧运动量。
4.糖尿病
血糖过高会导致周围神经受损,使尿道括约肌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从而引起尿失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降糖药物进行调理,比如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等。
5.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免疫介导性疾病,在病程中可能会伴随尿失禁的症状。针对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通常包括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和物理治疗。例如,患者可以遵照医师处方服用、环磷酰胺等药物以减轻病情。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水平。若症状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完善尿流动力学检查、超声波检查等,以便进一步评估泌尿系统状况。
66
2024-04-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