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者皮肤、黏膜出血的基本病因,主要包括免疫紊乱、感染、遗传、药物刺激、过敏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免疫紊乱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通常与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紊乱,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抗原、抗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引起皮肤、黏膜出血的症状。
2、感染
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感染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比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这些病原体会侵犯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诱发过敏性紫癜。
3、遗传
过敏性紫癜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过敏性紫癜,子女患病的概率通常会比较高。
4、药物刺激
如果患者在发病期间服用了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引起皮肤、黏膜出血的症状。
5、过敏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在接触了过敏原之后,也有可能会诱发过敏性紫癜,从而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等症状,甚至会伴有关节肿痛。
过敏性紫癜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能够起到抗过敏的作用。如果出现关节肿痛的情况,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同时,患者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