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包括心力衰竭加重、心肌梗死风险增加、高血压风险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增加以及产后出血风险增加。
1.心力衰竭加重
由于怀孕期间心脏负荷增加,可能导致心肌肥厚或损伤,进而影响心脏功能。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肺水肿。
2.心肌梗死风险增加
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此时容易诱发冠脉痉挛和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发生坏死。孕妇可能发生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出现濒死感。
3.高血压风险增加
妊娠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全身小血管痉挛性收缩,使外周阻力增大,血压上升。孕妇会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剧烈腹痛、大量阴道流血等情况。
4.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之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存在,使得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而进入血液循环,易堵塞肺动脉,引发肺栓塞。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5.产后出血风险增加
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子宫内膜前列腺素F2α合成减少,使子宫肌纤维收缩力减弱,不利于宫缩止血。产妇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严重时可因失血过多导致死亡。
心脏病患者妊娠前应接受全面的心脏评估并咨询医生意见。产后需密切监测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66
2024-02-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