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感染性发热在发热病因中占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感染性发热在发热病因中占首位,其病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和立克次体感染。针对不同的病原体感染,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因此确诊后应遵医嘱使用相应的抗微生物药物进行治疗。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病原体,导致炎症反应和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发热。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如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等。
2.病毒感染
病毒侵入人体后,其核酸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又激活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释放多种炎性介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出现发热。抗病毒药物可用于特定类型的病毒感染,例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
3.真菌感染
真菌通过分泌毒素和酶类物质损伤组织,激发局部和全身免疫应答,导致发热。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常用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4.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时,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可作为异物被机体视为外来入侵者,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进而引发发热。驱虫药是针对不同种类寄生虫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如吡喹酮片、阿苯达唑片等。
5.立克次体感染
立克次体感染时,会引起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导致内皮细胞肿胀、脱落,血小板黏附、聚集,促进白细胞浸润,从而诱发发热。四环素类抗生素是治疗立克次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支持免疫系统的功能。建议进行血液培养、尿液分析以及胸部X光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感染源。
66
2024-04-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