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溶血性贫血九项检查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溶血性贫血九项检查包括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电泳、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血浆不完全酶系统检测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诊断溶血性贫血,建议就医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和形态分布,辅助诊断溶血性贫血。采集静脉血样,在无菌条件下离心分离后送检,通常需要30分钟出结果。
2.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对溶血性贫血有辅助诊断意义。通过抽取外周血,使用特定仪器计算网织红细胞比例,一般需4小时左右得出数值。
3.血红蛋白电泳
血红蛋白电泳用于分析异常血红蛋白类型及含量,有助于溶血性贫血的确诊。采取末梢血液样本,经过特殊处理后进行蛋白质分离与鉴定,结果报告时间依实验室条件而异。
4.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能帮助确定是否存在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从静脉抽取血液样品,在体外培养基中测量此酶的活性水平,通常需要48至72小时才能获得结果。
5.血浆不完全酶系统检测
血浆不完全酶系统检测旨在评估溶血时红细胞破坏速率,以支持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抽血并保存于含有稳定剂的试管中,随后将血液离心得到血清,再进行一系列生化分析。
以上各项检查前,应避免进食高脂肪食物至少8小时,以免影响血脂水平的准确性。建议提前预约检查时间,并按医嘱准备。
66
2024-03-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