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时应给予低流量吸氧的原因主要是可以减少肺部的负担,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等部位的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并伴有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呼吸衰竭。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时,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此时需要通过给氧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肺部的负担,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此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盐酸丙卡特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也可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插管术等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