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类型
伤寒多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而温病则常见高热起伏。
伤寒患者常出现持续稳定的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持续时间较长;而温病则以骤起高热为特征,体温可高达40℃以上,但通常会经历高低热交替。
2.热势特点
伤寒的热势相对较低,且热度逐渐上升,至第5-6天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此外,发热时伴有出汗现象,称为“自汗”。
温病的热势较高,热度急剧上升,一般在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并可能伴随口渴、烦躁等症状。
3.病程长短
伤寒的病程相对较长,通常为1-4周。
温病的病程较短,一般为7-10天。
4.舌苔变化
伤寒舌苔白厚腻,随着病情进展逐渐转薄。
温病舌苔初起薄白,随热邪深入逐渐转黄厚干燥。
5.脉象特征
伤寒脉象多见浮紧或弦细,反映外感表证未解。
温病脉象常见滑数或洪大,反映了体内湿热蕴结的特点。
在诊断伤寒和温病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差异,避免混淆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