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触传播
无乳链球菌可通过皮肤、黏膜等部位的微小损伤进入人体,进而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以减少感染风险。
2.垂直传播
当孕妇携带无乳链球菌时,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接触细菌而被感染。建议进行定期的孕期筛查以及产后对婴儿进行监测和管理。
3.空气飞沫传播
无乳链球菌可在空气中形成飞沫颗粒并随着呼吸被吸入体内导致感染。通风良好且人员密集场所需特别注意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是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
4.伤口直接接触
如果患者有开放性伤口并且接触到含有无乳链球菌的分泌物,则可能导致感染发生。对于存在外伤的个体,推荐使用抗菌药膏覆盖伤口,并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以降低传染概率。
针对无乳链球菌感染,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建议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