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体温为36℃-37℃,且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早上刚睡醒时体温略高于下午以及晚上的体温,这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而晚上处于静息状态,此时体温中枢受到抑制,使身体散热增多,从而引起体温下降的现象。
若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疾病,则可能会出现基础代谢率增高的现象,进而表现为夜间体温升高的症状。此外,某些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发热,包括细菌性肺炎、结核病等,这些情况下患者的体温可能在晚上比白天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存在内分泌紊乱或免疫系统异常的人群而言,其体温调节机制可能存在异常,因此建议定期监测体温,以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另外,睡前适当调高室内温度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不建议使用过厚的被褥以防影响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