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湿浊瘀阻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湿浊瘀阻是指体内湿邪积聚、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湿浊瘀阻主要源于外感湿邪或饮食不当引起的脾胃运化失常。湿邪侵袭人体后,易滞留于脏腑经络,使气血不能畅通,进一步发展为痰饮、水肿等病症;同时,湿邪易于黏腻,与血液凝结成瘀,从而表现为湿浊瘀阻的现象。患者可能出现身体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腹泻交替发作、舌苔厚腻等症状。此外,还可能伴随面色晦暗、皮肤瘙痒、女性月经不调等情况。
针对湿浊瘀阻的情况,可以进行血常规、便常规加潜血试验、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分析、尿液分析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下肢深静脉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来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湿浊瘀阻通常采用中药内服,如二陈汤加味、苓桂术甘汤加味等方剂。这些方剂具有健脾祛湿、行气活血的功效,能够改善湿浊瘀阻的症状。
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冰激凌、红烧肉、辣椒等,以减少湿浊产生的机会。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湿浊瘀阻的症状。
66
2024-03-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