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便失禁应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对症治疗,通常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脑梗死等有关。
1、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是指肛门直肠环对大便的控制能力减弱,会导致大便不自主地从肛门流出。可通过提肛运动来锻炼肛门括约肌,提肛运动是指患者在平躺后,肛门收缩,用力收缩肛门,同时用手指对肛门进行按压,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连续收缩多次后,再次进行提肛运动,可多次进行该运动。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药物。
2、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记忆障碍、语言障碍等,患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甘露醇、神经节苷脂等。患者还可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等。
3、脑梗死
脑梗死是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后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脑梗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强化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进行手术治疗,如开颅减压术、大脑切除术等。
大小便失禁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是脑出血、脑卒中、脊髓损伤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