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四肢抽搐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缺钙、癫痫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生理性因素
生理性因素主要包括寒冷、过度劳累、精神过度紧张等,容易导致肌肉收缩,引起四肢抽搐等症状。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通过休息、保暖后可逐渐缓解。
2、缺钙
老年人缺钙是因为钙的吸收和排泄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体内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容易兴奋而引起抽搐。可通过食物补充钙,如牛奶、骨头汤、虾皮、海带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如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
3、癫痫
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突然间毫无缘由的不自觉抽搐、意识丧失、肌肉僵硬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以上常见因素外,也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出血等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