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一般可以通过延迟喂奶、调整饮食、服用药物等方式进行喂养。
1、延迟喂奶
母乳性黄疸是指在宝宝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到高峰,最高峰也不超过15mg/dL。此时一般可以通过延迟喂奶的方式进行喂养,延迟喂奶可以刺激宝宝的胆红素代谢,有助于缓解黄疸的情况。
2、调整饮食
母乳性黄疸的宝宝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的方式进行改善。适当地给宝宝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苹果、香蕉、西红柿等,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也可以起到辅助改善黄疸的作用。
3、服用药物
如果母乳性黄疸的宝宝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茵栀黄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促进胆红素排泄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晒太阳等方式进行改善。如果通过上述方法,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建议家长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