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铅中毒性贫血的机制是什么

杨海青 血液科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铅中毒性贫血的机制通常是血红蛋白合成障碍、铅的溶血作用等。
1、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血红素合成抑制,铅通过抑制血红素合成过程中与卟啉代谢相关的几种酶来抑制血红素合成。珠蛋白的合成受到阻碍,铅对珠蛋白的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干扰珠蛋白的合成,使其不同步。同时,铅还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分解,这些变化会改变血红蛋白的构型。2、铅的溶血作用:铅与人体红细胞发生反应,红细胞的机械脆性增加。其机制与铅引起血红蛋白的改变,进而影响红细胞膜有关。贫血的铅作业工人可以看到球形和异常的红细胞增多,铅作业工人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降低,容易发生溶血。
建议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铅暴露能量。
66
2022-09-0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