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并伴有面部痉挛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生理性因素
患者因情绪紧张或焦虑引起心慌,同时可伴有面部抽搐、颤抖等症状,一般为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休息后可缓解。
2、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可出现手部、前臂出现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可伴有头部震颤。患者可遵医嘱选择普奈洛尔、扑米酮、阿普唑仑、加巴喷丁等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使用深部脑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定向丘脑损毁术等深部脑刺激的方法,减少肢体震颤,改善功能。
3、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患者可遵医嘱选择左旋多巴、罗匹尼罗、吡贝地尔、金刚烷胺等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患者可使用神经核毁损术、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以改善症状。
除以上常见因素外,也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血管病变等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