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医怎么治疗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好

王凤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医治疗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服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指体内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导致红细胞破坏引起的贫血。

1、服用药物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能是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家族遗传等因素导致的,会出现贫血、黄疸、脾肿大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2、针灸

针灸治疗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选择肾俞穴、关元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肾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针灸此穴位具有调补肾脏气机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引起的乏力、头晕等症状。关元穴属于足太阴脾经,针灸此穴位具有疏通经络、调补气血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三阴交穴属于足太阴脾经,针灸此穴位具有健脾益血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引起的月经不调、潮热盗汗等症状。

3、按摩

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辅助治疗,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能够起到辅助治疗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作用。按摩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私自操作,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中药调理等方法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66
2023-06-2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