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肌肉萎缩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常见的原因有肌肉疲劳、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
1、肌肉疲劳
如果患者长期不运动,经常久坐、久站等,会导致局部肌肉长期得不到锻炼,从而引起肌肉萎缩。患者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
2、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主要是指体内的气与血两者都不足,气虚则生化无源,血虚则亏损。由于气血不足,不能濡养肌肉,从而导致肌肉萎缩。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刮痧、拔罐等方式进行改善。
3、脾胃虚弱
如果患者长期饮食不当,会导致脾胃受损,进而影响到脾的运化功能,如果长期得不到调理,会导致脾胃虚弱,从而引起肌肉萎缩。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附子理中丸、补中益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艾灸、针灸等方式进行改善。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是肝肾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