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通常指的是肝郁气滞证,长期肝肾阴虚可能会导致肝郁气滞证。
肝郁气滞证是指肝气失于疏泄条达,而形成气机郁滞,气机郁滞日久而致化火,肝火上炎的病理变化。多由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及其他病邪的侵扰而发病。临床以精神抑郁,胸胁胀痛,或见纳差,或脉弦等为常见症状。长期肝肾阴虚会导致肝郁气滞证,其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阴液不足,导致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气机郁滞日久而致化火,出现肝火上炎的病理变化。肝郁气滞证的典型症状是头晕目眩、胸胁胀痛、急躁易怒、耳鸣如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等。治疗原则是疏肝解郁,养血调经。可遵医嘱用丹栀逍遥丸、柴胡舒肝丸、当归龙荟丸等药物治疗。
肝郁气滞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的乐观,使肝气舒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可促进身体的恢复。同时要多食用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少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