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脂肪肝与肝胆湿热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并不等同。脂肪肝主要是由于肝胆湿热导致肝胆疏泄失常,从而引起肝胆湿热的病理变化。
1、脂肪肝
脂肪肝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或者是纤维化。脂肪肝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过度肥胖、长期喝酒等原因所引起,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患者需要调整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食用油腻的食物,如肥肉、猪油等,还要避免过度肥胖,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缓解病情。必要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等药物进行治疗。
2、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主要是由于外感湿热之邪,蕴结肝胆,导致肝胆疏泄失常,出现以上症状,通常还会伴有口干、口苦、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丸、鸡骨草胶囊等中成药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清热利湿的作用。
建议脂肪肝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