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血压高,活动后血压下降,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病理因素有关。
1、生理因素
人体在夜间睡眠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强,导致血压升高。一般起床后,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心率减慢,血压也会下降。这种生理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一般为一过性,通常不会引起不适症状,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患者可以通过生活调理,比如改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控制体重,戒烟戒酒等,可以改善症状。
2、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内血液压力过高,通常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肥胖因素等有关。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头痛、疲倦或不安、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口服降压药进行治疗,如氢、螺内酯、美托洛尔等。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心脏病,通常与冠状动脉壁上存在斑块有关。患者会出现胸痛、胸部压迫、呼吸急促、心悸、头晕、心绞痛、血压升高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晨起血压高,活动后血压下降,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还可能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肿瘤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