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肠镜后大便出血多考虑是由于肠黏膜损伤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痔、肠道息肉等疾病导致的,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1、肠黏膜损伤
患者在做肠镜检查时,肠镜会进入肠道内,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进而会出现少量出血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的现象,一般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在平时要注意休息,健康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吃生冷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2、痔
患者患有该疾病,如果在做肠镜检查时,没有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感染的情况,进而会刺激直肠黏膜出现充血的情况,在临床通常会出现出血等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醋酸氯己定痔疮栓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通过胶圈套扎等方式进行缓解。
3、肠道息肉
患有该疾病可能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炎症刺激等原因导致肠道黏膜出现异常增生的情况,在临床检查通常会出现异常的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情况,定期复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息肉比较大,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息肉切除术等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患有肠梗阻、肠套叠等疾病导致的,建议确诊后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避免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