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片状糜烂,可能是药物刺激、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的,可通过停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药物刺激
若是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能会刺激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需要立即停药,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促进药物排出。
2、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通常是指十二指肠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下,防御失衡,消化自身黏膜,形成局部炎性缺损,患者一般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同时,患者也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造成不适症状和并发症,部分可反流至食管以上部位,引起食管外症状,常表现为反流与烧心,偶有胸痛、嗳气、咳嗽、口苦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症状。必要时,患者还可遵医嘱采取手术治疗,如胃底折叠术等。
除此之外,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片状糜烂还可能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息肉等疾病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