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大便后脱肛,可能是因为腹压增加、大便干结、痔等原因所引起的,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腹压增加
如果患者在排便时,用力过大,会导致腹压增加,从而引起肛门脱垂的情况。患者可通过提肛运动的方式进行改善,同时还需要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
2、大便干结
如果患者在排便时,大便比较干燥,会导致排便时用力过大,从而引起肛门脱垂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局部使用开塞露、甘油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多喝温水,补充机体所需要的水分,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缓解症状。
3、痔
痔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淤血并肿大,易出现排便时出血、疼痛、肛门瘙痒等症状,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局部涂抹痔疮膏、利多卡因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前往医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除以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外,也不能排除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比如直肠息肉脱出、肛乳头肥大、肛门直肠畸形等,患者不能自主明确病因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