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内脏利什曼病有哪些症状?

于晓光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汇总了内脏利什曼病的症状,希望对你有帮助。(换行)

  1.潜伏期 本病的潜伏期为4-6个月,甚至更长。


  2.临床表现


  发热 本病常见的症状,典型者呈双峰热型,24小时可呈双峰或三峰热型。也可呈弛张热型或稽留热型。常伴有出汗、疲乏、全身不适、头痛、消瘦、鼻及牙龈出血及无力。


  肝、脾、淋巴结肿大 肝轻度至中度肿大,较脾大为晚,质地软。脾明显肿大,是黑热病的主要体征。起病后半个月即可触及,质软;以后逐渐增大,质地变硬,半年后,可达脐部,甚至盆腔,最大的可达耻骨上方。重者可有黄疸、腹水。常可有全身淋巴轻度至中度肿大。


  红、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末梢血液白细胞明显减少,白细胞在疾病早期即开始减少,并随病程的进展而日益显著。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出现贫血、鼻出血、齿龈出血或皮肤瘀点。感染较重的患者面部、四肢等处皮肤逐渐呈暗黑色,因而本病也被称为黑热病。有时皮肤可出现斑丘疹,红斑或色素减退斑,刮片可找到无鞭毛体,皮疹也可在治疗后出现,后者则称为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PKADL,post kala-azar dermal leishmaniasis)。


  李宗恩及钟惠澜(1935)将本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分为结核型、伤寒型、波浪热型、疟疾型、双峰热型、呼吸道感染型、呼吸道感染型、胃肠型。


  本病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血清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检查阳性、寄生虫学检查阳性来确诊。其中以寄生虫学检查出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对确诊本病有决定意义。

66
2011-05-2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