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好了又抽搐,可能是疾病未完全治愈导致的,也可能是癫痫、脑出血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对应治疗。
1、疾病未完全治愈
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果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没有遵医嘱按时用药,或者是没有注意休息等,可能会导致疾病没有完全治愈,从而出现抽搐的情况。建议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并且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
2、癫痫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癫痫,在疾病发作时,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起患者抽搐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3、脑出血
脑出血通常是指非外伤原因导致的脑组织出血,可能与高血压、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患者在患病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出血量增加,从而引起头晕、肢体麻木、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颅骨穿刺、CT等方式明确诊断。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化脓性脑膜炎也可能与脑梗死、脑血栓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