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骨骨折后下地脚反复肿胀可能是正常的现象,但也可能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骨折未完全愈合等原因导致,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治疗方式。
1、正常现象
趾骨骨折后下地脚反复肿胀可能是正常的现象,因为骨折后局部会有明显的肿胀、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在骨折后下地,脚部受力,会导致骨折部位肿胀的情况更加严重,属于正常的现象。患者可以通过抬高患肢的方式,促进血液回流,缓解肿胀的症状,也可以通过局部冷敷、热敷的方式缓解。
2、局部血液循环不畅
如果患者骨折后下地,脚部长时间受力,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下肢肿胀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另外,患者也可以通过红外线治疗、微波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3、骨折未完全愈合
如果患者骨折情况比较严重,出现粉碎性骨折的情况,在骨折后下地时会导致骨折部位再次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局部肿胀的情况。如果患者骨折没有完全愈合,下地后会导致局部肿胀症状加重,还会伴有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塞来昔布、布洛芬等药物缓解疼痛症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药物促进骨折愈合。
除此之外,上述情况还可能与下肢静脉血栓、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病因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