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病理管型一般是指尿沉渣管型。尿沉渣管型的参考值是阴性(-)。尿沉渣管型是指尿液中出现大小不等的蛋白质颗粒,这些蛋白质颗粒可聚积在管型的中间,所以在尿常规检查中,会出现管型。尿沉渣管型的出现,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蛋白质通过滤过膜进入尿液中,从而出现尿沉渣管型。尿沉渣管型的出现,是肾脏疾病的重要标志,常见于各种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1、肾小球肾炎
如果患者患有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使尿液中出现大量的管型,同时还伴有下肢水肿、蛋白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环磷酰胺、环孢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2、间质性肾炎
如果患者患有间质性肾炎,会导致肾小管功能受损,使肾小管对蛋白质的重吸收功能下降,导致尿液中出现大量的管型,同时还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3、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原发和继发于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等一组临床症候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等。
4、急性肾小球肾炎
如果患者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使尿液中出现大量的管型,同时还伴有血尿、蛋白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利尿的食物,比如西瓜、黄瓜等。
5、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原因所引起,导致肾小球损伤,使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从而出现尿常规中有管型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